English

面临三大课题

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电视
2001-01-1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杨光 我有话说

据1999年末全国人口统计,我国0—14岁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5.4%,也就是说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少年儿童。调查显示,城市儿童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平均为两小时,这说明电视已经成为少儿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儿童电视起步于1958年。最初的儿童电视主要以动画和木偶片为主,改革开放后,随着电视在中国家庭的逐步普及,儿童电视也随之在形式和内容诸方面丰富起来。进入21世纪,国外有实力的儿童节目制作机构必将在我国占据更多的市场,中国儿童电视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适应“儿童电视以儿童为主体”的国际发展新趋势;二是在面对全球化的同时突出本民族的特征;三是加快低幼龄儿童电视的发展步伐。

儿童电视要走出成人的影子

成年人主持的节目目前仍然占据着中国儿童电视的多数栏目。专家指出:儿童电视不同于成人电视,必须在坚持娱乐、教育、社会功能并重的同时,特别注重开发能刺激儿童兴奋点的功能。儿童电视以儿童为主体,这是全世界儿童电视发展的新趋势,也应是中国儿童电视新世纪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主任余培侠说:“儿童电视由成人唱主角、做幕后指挥的观念已经成为过去,国外已经在尝试儿童节目由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少儿当制作人。21世纪中的孩子不再是成人的陪衬,今天儿童电视要多用他们自己的视角去看社会,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影响他们生活的一切。孩子可以拍属于他们的电视,可以主持他们自己的栏目,甚至可以让他们成为下一届金童奖的评委。尊重儿童在儿童电视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是儿童电视成熟的标志,更是新世纪儿童电视发展的新趋势。”2000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中央电视台特别制作的12小时的节目中,《小记者报道》就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新尝试,节目播出后,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中国少年先锋队工作学会副会长、第五届金童奖评委李启民说:“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从事儿童电视制作的人不但要做到与时代同步,还要与儿童同心。只有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儿童电视才会更好地发展。”

儿童电视也要发掘“民族精华”

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加快,迪斯尼公司、华纳公司、维康公司以及《芝麻街》等几家跨国集团,都在想方设法寻求与中国电视台的合作机会。余培侠说:“这个世纪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也是中国儿童电视发展的最佳时期,在面对全球化的同时,必须充分尊重、发掘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如果失去了民族性,也就失去了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本钱。我们要大力加强国内儿童节目制作的力量,争取开办儿童频道,走出模仿、借鉴的路子,以此树立对民族文化的信心。在国际交流中,要争取少购买,少照搬,少加工,多合作,多交流。”

李启民说:“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不可避免要同国际大公司合作。没有民族性就会在合作中失去地位而扮演配角,这样本土的市场也就会在竞争中被合作伙伴占有。”另外,李启民还认为,在把握民族性的同时还要借鉴国外儿童电视制作的思维方式,以引导、启发为目的,尽量为孩子创造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而不是以教导为目的,告诉孩子应如何看待社会,生硬地告诉他们是非对错。

低幼龄儿童电视空白亟待弥补

据联合国近期一项调查表明:80%以上的中小学生倾向于从电视中接受信息,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这些信息形成观点,然后去解释社会现象。研究表明,一个人学习能力的50%是在4岁前获得的,其余30%在8岁前已经发展起来,2至3岁的儿童已获得基本的语言和学习的能力。

目前,中国已有640家电视台每天播放不同时间的少儿电视节目。其中,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儿童节目达8小时之多。但是在众多的儿童节目中,真正属于低幼龄儿童的节目基本没有,这个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余培侠说:“人的早期教育大致包括运动、语言、个人和社会交往四个方面,电视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加大力度开发供低幼龄儿童收看的儿童节目,而我国目前才刚刚意识到这个年龄段的电视节目对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必须在新世纪迎头赶上。这不仅有利于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及心智培养,而且对中国儿童电视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提出:“繁荣儿童文艺创作,给我们数以亿计的孩子们最优质的精神食粮。”但愿在全国儿童电视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努力开拓下,在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下,特别是在全国少年儿童的渴求与呼唤中,21世纪能够成为中国儿童电视发展的最佳时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